2025年女排世锦赛落下帷幕,中国女排以第9名完赛。此次比赛中,一些新生力量在世界联赛上崭露头角,但在面对回归主力的法国队时露出了差距。年轻球员在大赛中显得稚嫩,缺乏足够的经验。然而,回到地方队后,部分年轻球员甚至面临无法参与比赛的尴尬局面,新人培养陷入了僵局。
王奥芊、杨舒茗等球员则成为代表,她们在排超联赛中几乎没有上场机会,这样的情况又该如何积累经验呢?
新周期开始,中国女排主教练赵勇大胆地选用了一些17、18岁的国青队员进入国家队,并让16岁的张籽萱担任主力二传。然而,这种做法也面临着困境。张籽萱、王奥芊、杨舒茗、范泊宁等新星,作为国家队队员,回到地方队参加排超联赛却很难上场比赛。部分年轻球员在国家队或许是主力或替补,但回到地方队后基本上就沦为观众。
在国内联赛中,地方队之间相互较量,如果没有外援的加盟,本土球员的表现就和全国比赛无异。在国内联赛中缺乏高水平的竞争,年轻球员难以获得成长,那么她们如何积累经验呢?对于这个问题,国家队主教练赵勇也束手无策,因为他无法决定地方联赛中哪位球员能上场打比赛。
展开全文
年轻球员几乎没有机会到海外参加比赛,仅依靠世界联赛的锻炼远远不够。
法国女排的快速进步,正是卡绍特等球员在高水平比赛中锻炼的结果。如果朱婷没有在里约奥运后去征战意甲、土超联赛,她也不可能取得世界排名第一的成绩。而像杨舒茗、王奥芊、范泊宁这样的球员能否有机会出国打球呢?这种可能性微乎其微。对于中国球员来说,只有等到接近退役年龄才可能有机会去海外打球。
杨舒茗、王奥芊等年轻球员需要等到前辈球员逐渐淡出才能有机会在国内联赛中展现自己的实力。然而,距离洛杉矶奥运会备战仅剩3年时间,年轻球员迫切需要更多高水平对抗和经验积累。在排超联赛无缘上场的情况下,在国家队中只进行闭门集训再参加世界比赛,这样的锻炼机会显然是远远不够的。幸运的是,吴梦洁、庄宇珊等地方队主力依然有机会在排超联赛中亮相。
如何看待年轻球员加入国家队后回到地方队却无法参加比赛的困境?她们该如何解决经验不足的问题?欢迎留言探讨,感谢阅读!返回搜狐,查看更多